精品文档站 >工作计划

大象和蚊子教案5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管理课堂时间和资源,教案可以用于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观察和反馈,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象和蚊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象和蚊子教案5篇

大象和蚊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受3/4拍和6/8拍节奏的不同特点,创编水牛走、小蚊子叮咬等动作。

2、通过故事内容以及体态律动,助幼儿感受乐曲ababa曲式的变化特点,以及音乐力度和强度的变化。

3、体验乐曲带来的恢的气氛。

活动准备:

音乐:《铁匠的徒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森林的一个池塘里住着一只动物,它是谁?看图片。

二、配乐讲述段落??

1、描述水牛的体质特征,并画出图谱,同时,让幼儿创编水牛的动

作。(感受3/4拍节奏特点)

水牛长着一对弯弯角,弯弯角,弯弯角,弯弯角,还有一张嘴巴,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屁股,屁股,屁股,屁股,走路怎么走?慢慢走,慢慢走,慢慢走,慢慢走。

2、请幼儿复述并表演。

谁来说说水牛的样子?

3、配乐练习

你们想再表演一次水牛吗?

配乐讲述段落二

1、根据音乐情节,创编蚊子动作。(飞叮,感受6/8拍乐曲节奏

的特点)

水牛正在水里舒服的时候来了一个它讨厌的家伙,猜猜是谁呀?(小蚊子)小蚊子左边飞飞,右边飞飞,上边飞飞,下边飞飞,它看见水牛怎么想?

2、请幼儿复述并表演

小蚊子怎么飞?

3、配乐练习

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小蚊子。

三、重复第一、第二段,巩固表演。(感受乐曲中两种不同的节奏变化)

水牛又来了,它有……

四、配乐讲述段落三

1、用故事情节助幼儿感受音乐段落三的节奏特点。

2、幼儿表演

六猜一猜小蚊子怎么了?

讲述表演小蚊子

七、结??

表现水牛和小蚊子成为好朋友的快乐情景。

与幼儿一起提林曲结构:第一、第三、第五段是相同的,第二、第四段

是相同的(让幼儿感受乐曲ababa的结构特点)。

八、幼儿自选角色打扮表演。

大象和蚊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沙锤、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鲜明的声音的强弱与快慢的变化,并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2、帮助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的理解,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沙锤、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鲜明的声音的强弱与快慢的变化,并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难点: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大鼓、沙锤各一个,小鼓若干;大象、蚊子的提线纸偶各一个,每人一个串铃。

经验准备:活动前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1、听风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沙锤,(教师悄悄发出沙锤的声音,请幼儿猜这是什么声音,学一学,然后出示,认识。)

2、教师将乐器藏在身后,发出沙锤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这个声音像什么?谁来学一学这种声音,并猜一猜这种乐器的名称。

师:咦?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啊?快点来仔细听听这个声音像什么?谁来学一学?(幼儿回答)

师:(出示沙锤)刚刚的声音就是这个沙锤发出来的,我们一起来说一下叫什么?(沙锤)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现在是谁在唱歌?”(小鼓)(出示鼓让幼儿认识)

师:今天小鼓要来给我们唱两首歌,但是小鼓偷偷的告诉刘老师,它今天要考考我们小朋友,那就是要我们听仔细了,听听小鼓唱的两首歌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手腕上带的是什么?(小铃)。今天小铃、小鼓、沙锤都来到了我们班级里,我们把它们一起请出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三种乐器出示,认识后,简单小结,让幼儿巩固对这三种乐器的认识并区别声音的轻重。

教师:小鼓、沙锤、小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

2、看提线纸偶戏《大象和蚊子》。

教师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线将小铃铛和纸折的蚊子串在一起。

出示提线纸偶大象,伴随三种乐器讲故事:有一头大象,长的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子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敲击出轻缓的鼓声)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他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纸蚊子的出现,小铃发出哗啦的响声),他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来叮叮他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刮——刮——刮”(沙锤晃动三次代表大象甩尾巴)。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小铃伴随着故事再次进入,发出响声),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刮——刮——刮”(沙锤晃动三次),把蚊子赶跑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蚊子又来了,大象这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咚!”(小鼓重重地敲击两下)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震晕了!(蚊子纸偶纷纷落地)

3、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线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大象和蚊子)

师:(摇动小铃)哗啦啦的小铃声是谁来了?(一群小蚊子)

师:(敲奏小鼓)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们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晃动沙锤)刮——刮——刮的沙锤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它)

活动反思:

过程中情境创设巧妙,幼儿身临其境,假戏真做。故事内容与乐器伴奏相匹配,是活动的一个创新点。重点体现为提线纸偶和声音特点突出的乐器交相出现,较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因为有了情境,幼儿进入活动的状态非常积极,很快融入活动当中。幼儿通过看、听、演的感受与体验,辨别声音强弱和快慢的不同,并在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大象和蚊子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训练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在选择训练内容时既要留意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阅历。”因此,我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爱好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阅历和进展水平,选择了大象和小蚊子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比较熟识的并在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将生动好玩的故事人物与音乐,节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爱好、让幼儿在倾听、观赏和嬉戏的过程中自由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及愉悦地进行音乐嬉戏是我这个活动的总体设计思路。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音乐段落、图谱与《大象和小蚊子》故事情节的匹配,初步尝试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2、情感目标:感受和体验嬉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

3、技能目标: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大象散步、蚊子叮、赶蚊子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挨次,学玩音乐嬉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嬉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嬉戏,感受嬉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能随图谱,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挨次,玩音乐嬉戏。

活动预备

完整音乐、图谱、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头部分

1、播放课件,老师讲解并描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儿依据故事创编动作。

二、基本部分

2、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1)、老师带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身体动作。

(2)、听音乐

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图谱,老师指图,幼儿看图谱表演完整的身体动作。

(1)、出示图谱,明确图谱上的角色。

(2)、老师指图,幼儿尝试说一说,做一做。

(3)、老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4、分角色表演。

(1)、老师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

三、结束部分

请小伴侣听着音乐,做动作表演故事走出活动室。

四、活动延长

幼儿在活动区域中幼儿大胆的尝试表现,更进一步感受大象和小蚊子这两种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

教学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爱好很高,擅长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嬉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嬉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孩子们很快乐,活动后孩子们都给我说,老师我们还想玩这个嬉戏呢,我听了后很欣慰。但是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大象和蚊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图谱,熟悉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在图谱的提示下,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完整地表演故事。

3、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趣味性和白板教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内容,引出课题。

观察“大象局部”,“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来跟我们做游戏,你们猜一猜是谁呢?”

二、感知音乐节奏,学习动作。

1、学习乐曲第一段。

“瞧,它来了,它高兴地边走边跳,你们听。”

“那它走了几下,跳了几下?”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学习大象走路的动作。

2、学习乐曲第二段。

“你们听出来蚊子叮了几下吗?会怎么叮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集体跟随音乐学习蚊子飞与叮的动作。

3、学习乐曲第三段。

“你们猜,大象被蚊子叮成这样会怎么做?”

根据图谱学习大象赶蚊子的动作。

4、学习乐曲第四段。

先欣赏音乐,请幼儿猜测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边猜测边学习动作。

三、根据图谱,完整练习动作。

1、结合图谱,初步完成表演。

“你们愿意跟着音乐来试一试吗?”

2、变换形式,巩固练习动作。

四、角色表演,巩固音乐节奏。

1、角色扮演,完整练习。

2、交换角色,再次练习。

五、延伸拓展,结束本节活动。

“下次我们让小乐器也加入我们中来,再来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

大象和蚊子教案篇5

活动名称:

大象和蚊子

活动目标:

1、和着四拍子音乐学习大象走路、蚊子飞与叮的动作,和着三拍子音乐学习大象赶蚊子的动作。

2、在图谱和教师的提示下,能用身体动作完整地表演音乐故事。

活动准备:

教学音乐《大象与蚊子》、音乐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从想像到音乐

1、今天,老师带了一段会说故事的音乐,讲的是大象和蚊子的故事,请小朋友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想想大象和蚊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播放音乐(第一遍),幼儿倾听音乐思考。提问:你觉得大象与蚊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幼儿猜测。

二、从音乐到故事

1、教师有表情讲述故事,边讲边提问:

你觉得这只大象走起路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幼儿走一走、学一学。

请小朋友来学一学小蚊子飞的动作。幼儿自由表现。看看老师的蚊子是怎么飞的,师示范蚊子一飞一停。

提问:为什么我的'蚊子会一会飞一会停呢?幼儿猜测,自由表达。

如果你是大象,你会用身体的哪个部分来赶蚊子呢?幼儿自由表达,师可以请幼儿来模仿一下大象赶蚊子的动作。

请小朋友们来学一学蚊子是怎么飞的?

你觉得蚊子晕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模仿。

在这个故事中,大象一共赶了几次蚊子?

三、从故事到图谱

1、刚才老师已经讲过了故事,现在请小朋友来讲故事并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你能行吗?如果不行或不够自信的话,那么老师这有一张关于这个故事的图谱来帮助大家。

2、师出示音乐图谱。幼儿观察。

提问:你在图谱上看到了什么?蓝色的部分代表的是什么?红色的部分代表的又是什么?你能看懂图谱上符号的意思吗?

3、师幼共同分析图谱。

4、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图谱再次讲述故事。

四、从图谱到音乐

1、刚才小朋友已经能根据图谱来讲故事了,现在老师要提高要求,请小朋友来根据音乐表演故事了,你可以看着图谱表演,也可以看着老师一起来表演。

2、幼儿根据音乐,结合图谱和老师的动作指导初步完成故事表演。(第二遍)

3、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来一次表演。老师来演大象,小朋友来演蚊子,现在老师不能提醒大家了,小蚊子要边听音乐边看图谱,适时的出场哦!师幼合作共同表演。(第三遍)

4、分角色表演故事。

5、再次提高难度,请小朋友自己独立完成故事中大象和蚊子的角色,把大象和蚊子的故事完整地进行表演。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防溺水安全教案5篇

尊重主题班会教案5篇

美术树叶拓印画教案5篇

交通安全的安全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安全小常识教案5篇

安全活动大班教案5篇

防校园暴力安全教育教案5篇

户外游戏安全教育教案5篇

高三班会课主题教案5篇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868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