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是对马上开展的工作做的一份文字载体,优质的工作计划是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好地指导作用的,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舞蹈教学工作计划7篇,供大家参考。
2023舞蹈教学工作计划篇1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小学生舞蹈地方课程属于普及性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一~三年级:
1、透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必须的灵活与协调潜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群众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明白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四年级:
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能够灵活运用。
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一样舞蹈风格。
3、乐于透过舞蹈表达自我情感。
4、群众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我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五教学资料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透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必须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资料: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一样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小松鼠(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表演,动作提高
小足球组合(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第十七周欣赏课《春暖花开》
第十八周表演课综合练习
2023舞蹈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
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本理论,常用俗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儿童舞脚型、受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1、地面练习:勾绷脚、压腿、开胯
2、绕手腕组合
3、舞蹈组合:双手位组合
4、地面练习:竖叉、横叉、抱花篮、地面压腿
5、民族舞手位组合
6、舞蹈组合练习
7、热身练习:跳跳步组合
8、热身舞蹈:我爱洗澡
9、地面练习:下腰、头勾脚
2023舞蹈教学工作计划篇3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肢体语言,有表情、有创造性地使用肢体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主要通过练习舞蹈基础和形体训练,学习舞蹈动作,来增强身体协调能力,训练社员的舞蹈感觉以及培养社员的整体气质。舞蹈社团还通过观摩一些舞蹈视频,舞蹈现场秀,给他们讲解舞蹈的不同类型及渊源,增加同学们对舞蹈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培养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准。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课外活动时间的训练,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软度、开度得到一定的训练,在音乐舞蹈中表现美、感受美。
2、使同学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自信,学会展现自我。
4、本学期计划排练两个大型
型成品舞蹈以备学校搞大型活动使用。
二、舞蹈社团活动形式:
1、社团成员由高一年级学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
2、本社团由指导老师每天训练,社员按照学校安排开展社团活动,以提高我校音乐舞蹈水平。
3、通过社团活动,参加校艺术节各项演出,以及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展示活动。
三、本学期的训练内容
第一周:课前热身动作详细讲解。
第二周:课前热身、地面前压、旁压腿;
第三周:课前热身、胯的练习、腰部练习(地面起后腰、元宝腰、扳小燕等)
第 四 周:肩的开度训练;胸腰和腹肌的训练;后腿和背肌的训练等。
第 五 周:踢腿和力量的练习、勾绷脚练习、半蹲、全蹲训练、擦地练习等。
第 六 周:脚位训练、小踢腿训练、后踢腿训练、小跳练习、大跳练习等。
第 七 周:课前热身活动,秧歌舞蹈组合示范讲解。
第 八 周:课前热身、芭蕾基训、秧歌基本舞步示范讲解。
第 九 周:课前热身、秧歌基本舞步示范讲解。
第 十 周:编排秧歌舞蹈组合,根据所选内容对学生进行排练。 第十一周:编排秧歌舞蹈组合,根据所选内容对学生进行排练。 第十二周:民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舞蹈组合。如:新疆、藏族、傣族等民族舞蹈。
第十三周:芭蕾基训、民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第十四周:选取喜庆、积极向上的乐曲作为舞蹈编排曲目。 第十五周:芭蕾基训、民族舞蹈的创编及示范教学。
第十六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七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八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九周:舞蹈节目汇报演出。
四、训练时间:
20xx年9月-20xx年1月每周一至周四下午第四节课
五、训练地点:
舞蹈室。
2023舞蹈教学工作计划篇4
在整本教材的设置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将知识的应用性、训练的应用性、娱乐的应用性和表演的应用性有机结合。在训练方面,强调学生舞蹈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多样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本学期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掌握的基本舞蹈技能和基本动作。主要是实践对校园集体舞蹈的训练,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度的协调性和流畅性。从而启发学生用肢体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学生特点及基本学习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长,动作不协调。因此,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们在大家面前大胆表演,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跪在后脚上、盘腿坐着、伸展双腿的基本姿势。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训练学生协调自己的动作、节奏感和音乐感。
二年级学生有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将会增加难度。校园集体舞蹈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集体舞蹈。它是一种以音乐为伴奏,通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动和跳跃的组合以及队形的变化来进行的有节奏的活动。
3.学期教学目标:
1. 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基本坐姿和站立姿势。
2. 训练学生喜欢跳舞和玩音乐游戏。
3.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并培养节奏感。
4. 学习几个简单的基本舞步,以及几个小节奏,组合,能够在公众面前自由快乐的表演。
5. 训练学生独立模仿动作和舞蹈。
6. 把握舞蹈形态的变化,体会舞蹈学习的乐趣。
第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校园集体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2. 通过集体舞蹈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
3.掌握舞步和音乐节奏;
4.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集体舞蹈学习的实践,培养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结合教学和教学方法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
教学难点:1。校园集体舞蹈的舞蹈动作要注意手、脚、头的协调;
2. 注意舞伴的动作和身体协调。
5. 教学措施: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校园舞蹈的学习,我认为孩子们应该在以后的课堂上分组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在舞蹈的初始动作之外,穿插一些游戏舞蹈、游泳等。在戏剧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快乐学习。
2023舞蹈教学工作计划篇5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2、 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3、 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4、 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
2、交待舞蹈课的常规要求。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
认识身体动作分解:
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子
2-8:反复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
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
5-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
6-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
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
8-8:反复一次
第二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站立、压脚背跪坐、认识身体动作)
2、学习盘腿坐,要求幼儿双腿盘坐、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手部动作组合分解:手放在腰后,站立。
1-8:双手前伸五指伸开,手(打开-合拢)
2-8:手腕左右转动,五指张开。手由前伸-双山膀(手转动)
3-8:左手握拳-打开,反复一次
4-8:手画圈-手放背后-双手向前伸出(最后一拍)重复一次
第三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盘腿坐、手部动作)
2、学习伸腿坐,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两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3、学习小舞蹈《两只老虎》: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五指张开伸直,两臂上举,膝弹动两臂屈伸在两旁(左右一次)
2-8:小碎步,两臂上举,小碎步,两臂侧平举
3-8:右手单指指眼睛,双手向后立掌同时小碎步
4-8:山膀位,击掌经头顶双手打??
间奏:跟随音乐点头
第四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伸腿坐、小舞蹈)
2、学习踵趾步,小八字步准备。
1-8: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腿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后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右腿直立,左脚向6点撤步,脚尖点地,脚面向外,身体略前倾面向8点上方,反复一次。
第五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踵趾步、小八字步)
2、学习勾绷脚。
腰部动作组合分解:
前奏:手放在腰后,压脚背跪坐
1-8:双手曲肘上下叠放在胸前,身体随节奏左右摆
2-8:双手前伸做放物状,双手翻掌后放在身体两侧
3-8:重复第一个八拍
4-8:手放在嘴边身体前倾,脚压脚背跪坐
5-8:左手放在肩旁左右摆动,右手伸直放在身体旁,身体向左转身面向2点
6-8:双手交叉画圈,压脚背跪坐
7-8: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身体左右摆动,身体面向1点
8-8:双手合掌放在脸旁,做睡觉状
第六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勾绷脚、腰部动作)
2、复习小舞蹈《两只老虎》,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进行分组表演,给予幼儿最大的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第七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小八字步、勾绷脚)
2、学习小舞蹈《小青蛙》:
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动跨
1-8:双手曲肘,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脚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反面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曲肘,双脚做蹦跳步左-右
4-8:双手做游泳状,双脚做小碎步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第八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
2、复习小舞蹈《小青蛙》。
3、学习小碎步:正步准备,双脚跟抬起可有节奏也可无节奏地双脚掌交替快速、均匀地小步行进或原地走动。强调膝关节一定要放松。
第九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小碎步)
2、学习头部动作组合:
前奏:双手叉腰,双脚跪立,身体面前1点,强调幼儿面带微笑
1-8:双手叉腰,低头-向前-仰头-向前
2-8:双手叉腰,左旁-向前-右旁-向前
3-8:反复第一个八拍;
4-8:反复第二个八拍
5-8:双手叉腰,左侧-向前-右侧-向前
6-8:双手交叉于胸前,手向两旁打开,双脚由跪立-跪坐,头左右快速摆动
7-8:反复一次 8-8:反复一次
第十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小八字步、勾绷脚、小碎步)
2、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一)
第十一周:
1、复习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一)
2、学习基本功三角架:讲解动作要求,并找幼儿做示范
3、新授舞蹈组合:《爱我你就抱抱我》(二)
2023舞蹈教学工作计划篇6
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家长们一起为少儿的未来着想,鼓励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这一年的教学步骤:
一、 活动训练:(用(采用活泼轻快的音乐如:大海啊故乡、摇小船等)
内容:
头、上肢、躯干、下肢。。。。。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并配上轻快活泼的舞蹈动作,中间
可以加入芭蕾手位组合1~8位,练习站、立、重心练习。
时间安排:在8分钟。
二、 耙上髋关节软开度训练:a、压腿+滑叉(前、旁)b、扳腿训练(前、旁)c、踢腿(前、旁、后)2、肩腰部软开度训练(拉肩、掰肩、耗腰、下腰、)
时间安排:30分钟
三、 身韵的训练:在欢快的音乐中,使学生用呼吸带动脊椎学习古典舞中身体的韵律训练(提、沉、冲、靠、含、仰、移)学会身手相随、头眼相跟。松弛、自
然、协调的进行舞姿柔美的训练。
时间安排:7分钟
四、 音乐创造力训练:舞蹈中、音乐里、引导启发孩子们学会用肢体动作去模仿大自然的各种动物、人物和现象如:小兔子、小花猫、雨、雪、老人、白雪公主
用身体语言最大限度的把她们的身体的动作源放到极限,学会听音乐做动作的表现自我的习惯,让她们自信的、快乐的、在音乐里跳属于她们自己的舞蹈。
时间安排:5分钟
五、 表现力训练(采用活泼轻快的音乐如:健康课、我爱洗澡、向前冲、红豆歌等)
内容:(模仿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如:笑——分有大笑、微笑、苦笑等、生气、伤心等)
时间:5分钟
六、 舞蹈组合与剧目:1、汉、藏、蒙、维族的基本律动组合。
2、演出的成品舞蹈。(复习旧节目、练习新节目)
时间安排:复习旧节目10分钟、教新节目20分钟
七、布置作业:复习今天学过的新知识,让家长回去监督孩子们完成,下课后主动与
家长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征求家长意见相互促进孩子的健康。
2023舞蹈教学工作计划篇7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是用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视觉表演艺术,它的动作富有节奏性,造型性,准确性和连贯性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舞蹈都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而幼儿舞蹈是力求简单,生动,但不能一律追求高难动作,这样就会背离了幼儿舞蹈带给幼儿身心愉悦懂得教育初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们适当加入一些形体,如芭蕾手位,古典手位等。动作简单易懂,孩子易学会,这对刚学舞蹈的孩子来说,不会产生厌倦心理。
在对孩子进行舞蹈形体训练的同时,孩子的音乐感训练也是很重要的。节拍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训练的基本元素。音乐的节拍和音调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语言的抑、扬、顿、挫。从幼儿熟悉的词语开始,从节拍入手,用有节拍的朗诵,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节拍训练。如音乐反应曲《大苹果》《小星星》都是用来训练幼儿节奏感的曲子。小班孩子对音乐的欣赏还比较简单,只有欣赏音乐的表面,对其中的内容还不太懂,他们比较喜欢欢快,活泼,节奏鲜明的曲子,一些通俗的歌谣对他们来说也易于接受,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学期的舞蹈兴趣班教授的内容,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特性,并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中国舞等级考试第一级的内容与情趣舞的内容相结合,以情趣表演为主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教学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舞蹈基础训练,一部分为表演性组合。现将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舞蹈活动总结7篇
★ 幼儿舞蹈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