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份完整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准备好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解答,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教案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了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准备的文件,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短文认读短文中的认读字。
2、理解文章内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难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赶忙帮助他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课型:综合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头饰、小黑板,字卡、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高兴)老师准备了礼物,如果谁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积极思考,老师一定会送给他的。
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聪明,就带来了一则谜语,想考考你们:
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家安;
别看个矮爬得慢,要论寿命大无边。
学生:小乌龟
老师板书:[小乌龟]
教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就猜对了,关于乌龟你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说)这节课老师,又带来了一个乌龟的故事你们知道吗?(想)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笑了)小脑瓜快抬起,大眼睛看课题,齐读。
老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说。
老师:好,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分自然段读并评价。(要求读的同学要认真,听的同学要仔细,评一评是否把字音读正确了,把句子读流利了。)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可爱的小乌龟高兴的笑了,你能猜出小乌龟的心情怎样吗?(高兴、开心!)
老师:谁能说一说,小乌龟为什么笑了?
学生:汇报
老师:你知道误解是什么意思?板书[误解]
学生:误会了。
老师:误解就是指不正确的理解,那么小伙伴们因为什么误解了小乌龟?
学生:没帮朋友忙。
老师:小乌龟是真的不想帮朋友有忙吗?
学生:不是,小乌龟爬得太慢了。
老师:没有帮上忙的小乌龟心情会怎样?你能把它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吗?
指生展示读一自然读并评价。
老师:其他小动物是怎样对待他的?
学生:不理它。
老师:虽然小伙伴误解了小乌龟,可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小乌龟是怎样做的?
学生:救小公鸡把它驮上岸。
老师:板书[帮助]。
老师: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小乌龟是怎样向小公鸡游去的?
学生:拼命。
老师: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小乌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热心助人,宽宏大量。
老师:老师还认为它不夸夸其谈,用行动消除别人对它的误会,希望同学们也向小乌龟学习。
老师:小伙伴误解了小乌龟,小乌龟却宽洪大量帮助了小伙伴,这么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美美地读出来吗?(想)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诵读课文。
老师:指生上前戴头饰分角色诵读。
师生评价。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想像一下,小伙伴是怎样向小乌龟道歉的。
生活中我们难免,有被人误解的时候,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板书设计:
小乌龟笑了
误解
小伙伴 小乌龟
帮助
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字;
3、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展示自己从电视里学到的生字,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小朋友,咱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干些什么呢?
2、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爸妈妈会教给你们听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课本,分小组互相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3)学生全班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4)小组学习“我的发现”中的汉字,读读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5)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6)认读生字卡片(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3、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接、再、做”等12个生字和1个偏旁,读准多音字“觉”的字音;会写“过、各、种”等7个生字和1个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我”的快乐,并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学重点:
在朗读诗歌中感受“快乐”,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爱玩的游戏吗?
(2)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说)(出示课件)
2、结合图片,教师简介游戏玩法。
3、玩游戏很快乐,快乐的事就这一件吗?(不是。)对,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认读“接”这个生字,理解“接”在这里是“继续,连续”的意思。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出示朗读提示。(出示课件)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词:(出示课件)
不过各种各样做梦睡觉这么伙伴却是有趣接??
(1)指导读。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读。
(4)去拼音认读。
3、趣味识字。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字:梦、种、样、趣。
①旧字加偏旁游戏读生字。
林+()=梦羊+()=样
中+()=种取+()=趣
②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
③“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3)指导书写。(出示课件)
①“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②“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个折要短小一点,捺要舒展。
(4)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思考:“我”有哪些经历?
3、出示填空。(出示课件)
月夜,正玩着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_____!”
正做着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__!”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
2、流利地朗读课文。
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为课文的动画片配音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2)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学生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办法解决有关词语
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听(动作)摸(动作)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学生的回答)
?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惭愧”一样?(难为情)
(3)观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小组内交流。
(4)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d、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5)逐段指名朗读。
三、作业
1、认读、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树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松树比多少回答孩子听低头
2、说出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指名口头填空:--------有一课---------松树,--------有一棵----------松树。
2、(板书:惭愧)指名拼读后,问:“惭愧”是什么意思?
3、问:小松树为什么感到惭愧?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4、起初,小松树怎么样?(板书:长得多高看到很远)
谁能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读出它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语气来?
练习朗读,同座对读,互相学习、指正。
指名当众朗读、评议。教者示范,学生再读。
5、后来,小松树的想法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指名读风伯伯的话。(板书:比你高大山托)
讨论:风伯伯的话是什么意思?
6、讨论:小松树会怎么想呢?
(谢谢风伯伯,不然,还真的以为自己呢)
(刚才太不礼貌了,要向大松树说声对不起)
(要是我也在山下,和大松树站在一起,他肯定比我高好多好多呢)
(谢谢风伯伯,是你让我知道了,我能看得远,是大山的功劳)
(如果大松树也长在山上,他会看得更远更远)
7、教者小结:小松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变得谦虚起来。
8、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多你呢回答风伯伯听孩比低
2、自主学习,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根据学生发言,知道写字。
四、作业
1、按笔顺描红。
2、朗读课文。
一、看板画,揭示课题,学习第一节
1、看板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相机引导:一棵树在哪儿,另一棵树在哪儿?
观察得真仔细。站在山上的是一棵小松树,板书:小松树(注意松字右边的八字头)
站在山下是一棵大松树。板书:大松树
2、出示句子: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指导朗读通过朗读知道他们的位置。
3、 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和 读题 谁和谁的故事?
二、讲读2-4自然段
1、自己读读整体感知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表扬读书认真的小朋友 ,
2、听录音:听听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什么呢?你听到了什么?培养学生的听的好习惯
3、出示句子比较: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呀!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朋友,你看我长的高,我能看得很远。你呢?
4、学生自渎,上面一句比下面一句多了什么?这些字能少吗?说说你的理由。
5、朗读理解:长得多高哇!
很远很远 (联系学生实际理解很远很远)询问学生爬上高山后的感觉,然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爬上高山后的感觉。黄老师也爬过高山,当我站在山顶,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房子呀,树木呀,更远处的田野呀,都尽收眼底,视野变得很开阔。再读词语。帮助理解爬得高,看得远
喂:可以稍加点拨,说明小松树没有礼貌
6、完整读这句话,感受一下,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用你的朗读把小松树的骄傲,得意的样子表现出来。指导加上动作读
7、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没有回答。那大松树回想什么呢?同桌讨论一下。
8、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请自渎第三小节,看看谁能读明白。指读,其余生评价,相机指导:摸者(动作演示)读出风伯伯关心、疼爱小松树的样子。填空:小松树看得远,那是因为( )
大松树看不远,那是因为( )
9、小松树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他惭愧地低下了头。他会想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这棵小松树你会对大松树说什么?师生表演,
三、故事表演,其余生做评委,指出不够好的地方。分小组表演
四、布置作业,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8、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惭愧
长得多高
比你高
看到很远
大山托
大松树(风伯伯)
?悄悄话》
教学要点:巩固生字词,逐节讲读课文,练习朗读、背诵课文,培养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第1节。
1、指名读第1节。
2、小红花生长在哪里?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两朵野花呢?
3、这两朵小红花漂亮吗?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这两朵小红花很漂亮,课文说:可红啦、可亮拉、上面还有水。)
4、多漂亮的多去掉行吗?为什么?
5、谁能用多漂亮的多说一句话?
6、练习朗读
7、小结:这一节写山路边,开这两朵很漂亮的小红花。
三、讲读第二节。
1、指名读第2节。
2、她们两人为什么要跑去窄小红花?(因为这两朵小红花很漂亮,摘来后可以插在老师的花瓶里送给老师,表示热爱老师的心意。)
3、这一节课种的可可以换个词吗?(可以用千万、一定。)
4、为什么把花插在老师的花瓶里却不告诉她呢?
(他们觉得把话送给老师,表示自己对老师教育的感谢和尊敬,是应该的,不需要告诉老师。)
5、导朗读第2节。
6、小结:这一节写两位小朋友摘下小红花,插在老师的花瓶里,并互相说不告诉老师。
四、讲读第三节。
1、指名读第3节。
2、听见吗为什么要重复说了两次?(怕对方没听清楚,所以重复说了两次,说明他们决心做了好事不让老师知道。)
3、朗读第3节。
五、总结全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这片课文写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说悄悄话?
3、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想法(要引导学生懂得小朋友品德好学习有进步,是老师最喜欢的。防止学生产生只有向老师送东西才是爱老师的思想。)
六、练习背诵。
1、听课文录音
2、自由读课文
3、练习背诵。
七、复习巩固
听写生字词
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5
学情分析:本班的孩子天真活泼,对美丽的彩虹非常喜爱,但真正亲眼见过彩虹的并不多,多数孩子都是从课外书和电视上的动画片里才见过彩虹。所以本课的教学应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孩子感受彩虹的美,从而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彩虹之美,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让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 随文巩固字词,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雨过天晴、 银河、 越来越淡等词语。
3 、 指导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巨字。
教学重 点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
教学难点:1、以读为依托,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2、指导正确书写巨字以及记住笔顺。
教具准备:1、太阳、彩虹的图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生字词
1、读题
2、齐读词语,强调前后鼻韵的发音:晴、神、定
二、整体感知课文,想象画面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文中描写的彩虹究竟什么样
2、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
3、 指名汇报 听后 的感受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三、分节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引读第一小节,体会雨过天晴、彩虹高挂的美景
2、学习2-3小节,体会丁丁和冬冬的奇特想象,看图片想象说话:你觉得彩虹还像什么?
3、学习4-5小节,体会小弟弟、小妹妹对彩虹的好奇,对大自然的热爱,指导读好疑问的语气。练习提问:彩虹,彩虹,你?
4、引读第6小节,感受彩虹慢慢地消失:你想怎样留住彩虹?
5、同桌互背课文
6、配乐朗读全文,鼓励背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展示自然奇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之情
2、推荐图书:《奇趣大自然》
五、指导写好巨字
板书设计:
桥
美丽的彩虹项链
……
?美丽的彩虹》自评
成都市沙河源小学廖志彬
各位尊敬的老师们 :
上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上这堂研究课,和在座的老师们一块儿,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加以剖析,以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美丽的彩虹》是本册教材第十个主题单元雨的第二篇课文,是一首语言优美、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整首诗按彩虹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通过人物的对话,描绘了彩虹的美,继《雨铃铛》之后,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我们班的孩子天真活泼,对美丽的彩虹非常喜爱,但真正亲眼见过彩虹的并不多,许多孩子都是从课外书和电视上的动画片里才见过彩虹。所以,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中,应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孩子感受彩虹的美,从而更好的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彩虹之美,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随文巩固字词,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雨过天晴、银河、越来越淡等词语。
3、指导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巨字。
其中,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难点是以读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指导巨字的书写。
基于这样的目标,我在教学环节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情境。比如用孩子们喜欢的儿童化的语言,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尽量从孩子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另外,孩子们喜欢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我较多地使用了图片与多媒体课件,创设看彩虹这样的情境,让美丽的彩虹在他们的心里产生美感,从而激发出想了解彩虹、想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二、 读中感悟,调动情感体验
对于孩子来讲,学语文不应该是单纯的老师的讲解,更多的应该是让孩子在阅读体验中去自己感悟,从而受到人文熏陶。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情感体验的机会。比如在理解第二小节丁丁的奇特想象时,我让孩子们想象自己也亲自跨上这座神奇的彩虹桥,说说自己此时想做什么。等他们说了以后,再让他们读出丁丁当时的心情,就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将情感体验融入到朗读中去。又如,当学生读雨过天晴,一道彩虹高高挂在天空。这一句时,我反复描述雨过天晴的美景,也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诗歌美的意境,从而将课文读出美感。
三、 激发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就是想象奇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所以,我充分抓住了这一契机,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想象说话你觉得彩虹还像什么?的练习,以及提问彩虹,彩虹,你……?的练习,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让自己的想象插上翅膀,遨游于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去,走进诗歌那神奇、唯美的意境中去。
四、 拓展延伸,指导课外阅读
我利用向学生介绍除彩虹以外的其他自然奇观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并向孩子推荐《奇趣大自然》这本课外书,将课外阅读的指导具体化,不仅能让学生想读书,还知道读什么书,我想这样结合课内学习所进行的课外阅读指导,应该会更有效一些。
总的来说,以上都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些粗浅的见解。这节课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尝试与锻炼,上完之后,也有许多的收获与遗憾。但最让我欣喜的是,我对低段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既让自己更加地自信了,同时也发现了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简练、评价语言还不够准确,课堂调控的技巧还需锤炼,自己平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还不够到位等等。
在这里,还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与指正!谢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