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要准确反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相信大家对写活动总结已经不陌生了吧,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庆元宵的活动总结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庆元宵的活动总结篇1
20xx年xx月xx日星期xx,是今年元宵节。为了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让我们的学生记住这个有趣、有意义的传统佳节,xx小学在学校走廊为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而又趣意盎然的`元宵佳节猜灯谜活动。
经过前期策划,我们老师精心选取了300多条适合学生猜的趣味谜语。在活动开始前,庄老师首先对活动的意义和注意的安全问题对同学们进行了指导。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尽情展示自己智慧和快乐的时间了。活动中?他们有的对着谜语小条认真打量,一旦发现会的就立刻揭下,填好答案,兴冲冲地去排队兑奖;有点两个同学一组,一起商量,领奖,最后共同分享;还有的学生,一把摘下几张小条,在兑奖的队伍中边排队边思考,生怕等下没有自己猜的谜语了……在智慧的比拼中,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满载”而归。
在近一个小时的活动中,整个校园充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大家纷纷表示,这个活动真好。不但得到了知识,更收获了快乐。希望明年我们还有这样的猜谜语活动。
庆元宵的活动总结篇2
春节里的“压场大戏”元宵节就要到了。好多苏州人进了腊月便开始早早准备起来,姑苏区的街道、社区也动足了脑筋,大家各显神通,开展起一场场各具特色的迎元宵活动,做花灯、猜灯谜、包汤圆、“草根”演唱会等节目纷纷亮相。有的“很正宗、很地道”,有的“很暖心,很有温度”,还有的“弄潮逐浪”、别具一格……这些活动成功吸引了附近居民走出家门,来到社区齐聚一堂,共迎元宵佳节。来,看看大家的活动有多精彩吧!
最和睦:“老、中、青”三代齐做苏灯
昨天下午,胥江街道团工委、街道妇联在百花洲公园姑胥馆举办了一场热闹又不失典雅的苏灯制作大赛,16个热爱民俗文化的家庭“老、中、青”三代齐上阵,在老师的讲解下学习制作苏灯,与千年历史的苏灯来了个“亲密接触”。
记者从现场获悉,本次灯彩制作大赛以家庭为单位,参赛家庭都是苏州民俗文化的“粉丝团”,“老、中、青”三代齐上阵。为了让大家了解苏灯品种的多姿多彩,本次大赛要求参赛家庭制作一盏精美的宫灯和一盏可爱兔子灯,很受小朋友们喜爱。
最巧手:制作创意花灯放飞“梦想”
昨天,新庄社区团支部开展“巧手装点花灯元宵放飞梦想”活动,80多名小朋友一起将一只只普通小灯笼装点成元宵花灯。小鸡灯、小猴灯、四季灯……原本普普通通的小灯笼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只只形态各异、主题鲜明的花灯。
新庄小学六年级的吴嘉怡同学做了一只小鸡灯笼,她说自己特别喜欢毛茸茸的小鸡仔,不仅是因为今年是鸡年,还因为她也是属鸡的。吴嘉怡说,9月份她就要升入初中了,以后可能没有很多时间来做手工物件了,“我要把今天做的小鸡灯笼带回家,当做元宵礼物送给奶奶。”
最浪漫:只要爱对了人
元宵节每天都过
昨天,留园社区里的六对结婚超过25周年的夫妻一起过了一个浪漫而特别的“元宵情人节”,夫妻俩携手做元宵花灯、吃汤圆,分享甜蜜爱情的点点滴滴。
住在三间头的王景德爷爷和许建方好婆结婚已近35年。63岁的王景德说,以前谈恋爱时根本没有听说过情人节这个词,结婚也就是简简单单的“拆铺并床”,平时连束花都没有就这么过了。虽然每天出双入对,但是甜言蜜语对于木讷的王爷爷来说有些勉强了。这次在活动现场王爷爷鼓足了勇气,向许好婆来了一次真情告白。
最原创:“益加亲”老少喜庆元宵节
昨天下午,小公园社区把孤寡、空巢等老年居民和观前古市幼儿园的小朋友请到活动室,观看了一场由观前街道“益家亲”艺术团献上的原创演唱会。
“益家亲”艺术团是一支由30多位老年音乐爱好者组建的乐队,活动中,“益家亲”艺术团为居民献上了“请侬到苏州来”等用苏州话演绎的原创歌曲,收获了阵阵掌声。记者采访获悉,这些原创歌曲的创作灵感,都是来自“益家亲”艺术团团长、现年73岁的王秋声平日在社区的所见所闻。这些歌曲不仅是为乐团成员“量身定制”,还生动地描述了他们这辈人晚年的幸福生活,由71岁的吴云娣提供专业指导。
最呆萌:萌娃当“大厨”亲手做汤圆
昨天上午,在娄门街道新湘苑社区内,一群小朋友们专心滚汤圆的画面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活动中,小朋友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家长的陪同下,认真地搓面和包馅,玩得不亦乐乎。居民朱秀英说,参加这样的民俗传承活动,觉得很有意思,让9岁的女儿感受传统文化,自己也从中找回了一份作为苏州人的民俗归属感。
最暖心:趣味灯谜“情暖”空巢老人
近日,旧学前社区广发“英雄帖”,邀请社区空巢、孤老,在社区前小操场上猜灯谜,共度元宵佳节。活动现场,10条系满了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精美灯谜的彩带整齐地映入眼帘。字谜、成语谜、地名谜、人物谜……近200个灯谜都由社工花心思收集准备,内容丰富,趣味盎然,既具娱乐性,又具知识性。
社区负责人李纳表示,这次猜灯谜活动主要是为了让辖区的孤老、空巢、独居老人们能够感受到元宵节热闹、温暖的气氛。
最地道:“老苏州”包汤圆话民俗
昨天,平江路边“儒石园”内其乐融融,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联合绿生活公益社,在这里举办了一场老苏州闹元宵活动。
“苏州人过年的传统是,过了元宵才算过完了春节。”活动中,社区“民俗达人”曾北海老人给在座的小朋友讲解了元宵节
的含义、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习俗和元宵节的文化。
随后,居民们一起包起了汤团,聊起民俗,共同感受一个传统的苏式元宵节。
最民俗:社区组织孩子重温“过三桥”
元宵临近,前天下午,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出现在斜塘老街的几座特色桥上,他们手提着自己做的灯笼,与父母一起依次走过了斜塘老街“春浦”、“晴芳”、“揽月”三座桥。原来这是方悦社区带着孩子们在“过三桥、走百病”,体验了一把不一样的元宵习俗。
“我以前只知道元宵节就是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原来还有‘走百病’的说法,今天真是长见识了啊。”一年级的金冷劼小大人似的感悟,引起了同行的几位小伙伴的共鸣。
最温暖:慰问抗美援朝老兵
元宵佳节即将来临,前天元和街道娄北社区党员志愿者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兵邵宗衡,为他送上元宵佳节的祝福。邵宗衡老人激动得潸然泪下,他握着志愿者的手久久说不出话。
邵宗衡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与妻子两人一起生活。他们原来长期居住在姑苏区,因拆迁才安置到了官渎花园。娄北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有这样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后,便主动与他取得联系,并一直关心他们夫妻俩的生活,经常到他们家了解身体及生活状况,有困难问题伸出温暖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社区又派出党员志愿者看望邵宗衡老人,为他送去慰问礼品。老人非常高兴,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述自己抗美援朝时的故事,令现场所有人十分感动。邵宗衡老人说:“虽然自己户籍不在娄北社区,但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关心照顾自己,让我们老夫妻俩很感动!”
庆元宵的活动总结篇3
智康公司运营部vip服务部公益活动闹元宵、庆团圆在32位vip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此次公益活动为期5天,在x32个培优服务中心同时举行。在元宵佳节之际,通过刮刮乐刮刮卡的形式,为培优学员及家长送来元宵佳节的祝福。
一、智康微信各服务中心扫描数量如下(略):
本次活动智康微信二维码共扫描208次,企业网独占鳌头,扫描数量最多25次。相比年前的圣诞、元旦双节活动扫描223次相比数量下降了15条。原因在于本次活动时间较短,只有5天时间。上次的活动共15天,时间比较长。本次活动家长每天平均扫描量是41.6次,而圣诞、元旦双节活动家长每天平均扫描量是14.87次。所以总体来说,我们的这次闹元宵,庆团圆活动还是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和支持,这也是我们32位vip老师共同努力的成果,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会做出更多可喜的成果。
二、维度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的对此次活动做出总结,特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学员方面、家长方面、培优方面、员工方面。具体分析与图片展示如下:
(一)学员方面:本次活动时间正是培优春季班开课第一周,也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要,所以来到服务中心上课的学员家长还是很开心得到智康公益活动的祝福。小小的刮刮卡,刮出的是一份元宵佳节的喜庆,刮出的是一种民俗情结的延续,刮出的是所有智康伙伴对培优家长和学员深深的祝福。家长和学员积极参与,你刮我刮大家刮,越刮越开心。
(二)家长方面:对于本次活动,培优的家长们高度的关注,并且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这也从二维码的扫描数量可以看出。对于现在的孩子,很多古代的文化,古代的知识都不是很了解,家长认为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更加了解我们的民俗,更加关注自己民族的文化。让孩子参与的同时,学到了东西。并且也有家长建议希望这样的活动越多越好。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三)培优方面:32个服务中心,为期5天的活动,没有在服务中心引起混乱,相比之前几次的活动,培优伙伴积极的引导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更加的配合我们开展,可以看出,对于我们的公益活动是认可的。
(四)员工方面:公益活动的推行,公益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带来的间接帮助也是极大的,在开课第一周客流量不多的`情况下,以活动为媒介、工具能够跟家长进行交流,可以极大的帮助我们的伙伴充实本职工作。伙伴们贴心的小礼品,优质的服务让更多的家长感受到了我们智康的温暖。相信对于后期伙伴们的业绩提升会有帮助。
活动小结:闹元宵、庆团圆,再次回顾我们的本次活动主题,相信已经被家长和学员深深的记住。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所在,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传统节日被更多的关注起来,本次活动也是符合当下实际的要求。元宵佳节,送出去的是一份份祝福,得到的是家长和学员的认可和支持。
日常工作中我们充当着培优前台的大堂经理,而活动期间培优伙伴们也在大力支持,积极的配合,热情的引导,在完成我们工作的同时也拉进了我们彼此的感情,相信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会和培优伙伴一同成长。
庆元宵的活动总结篇4
在新的一年刚开始之际,我们幼儿园开展了“欢欢喜喜猜灯谜、品元宵”活动,好看的花灯挂满了校园,各式各样的花灯是家长和孩子亲手制作的。
此次活动我们从去年就开始筹划了,布置孩子、家长们寒假在家中制作花灯。在活动中不仅仅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元宵节热闹喜庆的气氛,同时能体验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愉快,萌发爱集体、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
孩子们自己动手做汤圆,师们在这一活动中,介绍元宵食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并示范包汤圆的方法及要求,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孩子们可高兴了,有的孩子弄的像小花猫,有的孩子太用力将馅搓破了,结果汤圆做出来是黑黑的。一会儿的功夫,一个个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充分的培养了社会经验和动手能力。
吃汤圆、猜灯谜、领奖品无疑是大家最享受的时刻了,也将活动带入高潮,家长们领着孩子,手端着汤圆,猜着灯谜,孩子们在一旁鼓励着爸爸妈妈,加油!孩子们有的手拿着得来的奖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交谈着、追逐着、奔跑着。
整个活动室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庆。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应尽量提供给孩子动手、动脑及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们无时无刻地体会到快乐在自己身边。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活动中有位家长领悟了一句话:时间真的很匆忙,时间也很宝贵。因为家长迟到了,结果花灯上的谜语都被聪明的爸爸妈妈猜走了,一张也没有了,让孩子也等了好久,孩子也很渴望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猜灯谜、领奖品。
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也希望家长们配合的更好。
庆元宵的活动总结篇5
“最后一步,把芝麻团放到糯米粉中滚一会儿……”,上午10点左右,北京红黄蓝中灿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做出了元宵,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分外美味。
值元宵节莅临之际,红黄蓝全国各地的幼儿园纷纷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包括赏花灯、猜灯谜、元宵手工制作、击鼓传花等民间游戏。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和体验,使他们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了解传统文化和民俗,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获得内在的自信和快乐。
围绕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每个园所的活动设计又各具特色。北京红黄蓝中灿苑幼儿园的小朋友迎着晨风转动五彩缤纷的风车,放飞梦想。此外,还尝试打破班级限制,全园孩子参与了“传统游戏大联欢”,一方面让幼儿互相认识,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让幼儿体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北京红黄蓝防化幼儿园的长廊上挂满了老师、小朋友们动手制作的花灯,上面缀满了各式各样的灯谜,等待着家长和孩子的积极参与。老师们介绍说,这些灯谜大都和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相关,符合幼儿的认知,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山东青岛红黄蓝山水名园幼儿园的孩子们走到操场,开始了精彩的舞龙舞狮、扭秧歌、挑灯笼等民俗活动,这些“表演道具”都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青岛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现场录制。
其他园所也都贴近幼儿和家庭的需求,设计了别出心裁的主题活动。
红黄蓝的元宵节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为幼儿创设体验式的环境和氛围,而且邀请家长们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园所为纽带把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紧密结合起来,搭建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步文中心幼儿园,老师们准备了近百条谜语,孩子们和父母开动起脑筋猜灯谜,非常踊跃。工作总结
在朝阳中心幼儿园,孩子与家长们一边品尝着滚烫的汤圆,一边欣赏着花灯,一边思考着彩纸上的灯谜,感受着传统节日的氛围。
在蓝田中心幼儿园,围绕说元宵、挂花灯、猜灯谜三个环节开展。该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布置了元宵民俗活动照片展,并精心准备了100多条灯谜,元宵彩灯由孩子们和家长收集,元宵节欢乐气氛一览无遗。
庆元宵的活动总结篇6
今年,人民广场的元宵灯会规模不小,白天有演出和猜灯谜,晚上有灯会,市民白天夜晚闹元宵都有活动,效果较好。各镇乡、街道的元宵活动,出现以组团为单位统一活动的现象,组团内各镇乡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和队伍的`特点,组建了各自的踩街队伍和演出节目,统一在各组团内的镇乡街道轮番表演。今年,临平副城、余杭组团、瓶窑组团、良渚组团共有40支队伍参加踩街表演,超过20万市民参与其中,共闹元宵。这样既节约了成本,整合了资源,丰富了活动内容,也强化了镇乡的组团意识,加强了文化精神方面的联络。
元宵活动期间商贩较多,借鉴前几年承办元宵活动的经验,今年组委会将临近元宵灯会的广和街作为元宵商品集中销售地点,大约三百米长的街道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元宵产品。由于引导得当,规范经营,既丰富了市民元宵活动的内容,也促进了商品的销售,今年元宵产品的销售量也比往年有一个大的增长。
据估测,元宵节当晚在人民广场赏灯群众超过7万人次,从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共有20余万人次的群众参与了区级元宵系列活动,人数均超过了去年,各项活动安全顺利。全区各镇乡(街道)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了赏灯、踩街、焰火、演出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城乡群众节日生活。全区人民度过了一个喜庆、和谐、奋进的元宵佳节。
庆元宵的活动总结篇7
在安乡县安康乡向阳村4组、66岁孤寡老人李鄂华的简易平房内热闹非凡,来自湖南省安乡县工会志愿者服务队、安乡县政协机关志愿者服务队、安乡县留守儿童关爱群十多位志愿者和五位小学生志愿者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之“关爱农村孤寡老人——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当先”;“关爱贫困留守儿童——一样的蓝天下、一样温暖的家”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爷爷、给您拜年,祝您身体健康!元宵节快乐”!看见几位小学生志愿者李鄂华高兴不已。志愿者给老人送上了大米、食用油、汤圆、毛毯及其他生活用品。
简陋的房屋里,老人除了最为原始的居家用品外,看不见一件值钱的物件。而让志愿者感到“意外”的是,老人简陋的画室及墙上一幅幅油画作品引起了志愿者强烈的好奇心。聆听老人的故事,是用一生的清贫坚守对艺术的追求。六岁时,缘于民间画师的祖母对其艺术熏陶,对油画艺术的热爱便悄悄在他心中萌芽并扎下了根。多年前他一边走街串巷卖碳笔,一边为本地及周边县的百姓画肖像画为生。从八十年代开始,专攻佛教题材类油画,曾为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寺庙作画,他曾受邀创作的大型壁画《敦煌飞天》等多部山水创作油画被湖南省芙蓉画院收藏。同时,他还热心为本地美术爱好者、学生免费传艺,二十多年来如一日,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买来油画工具、纸墨送给学生。让老人自豪的是一位学生成了湖南省油画协会理事、湖南师范大学油画专业副教授;一位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美术系。近年来,他行走在安乡县各乡村,专门创作以美丽乡村为题材的油画,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美丽乡村的如画美景,向广大群众宣传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设美丽乡村带给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在20xx年安乡县委宣传部召开的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果推介会上,李鄂华荣获20xx年度“宣传安乡贡献奖”。老人一生的“传奇”故事,令志愿者感慨不已,尤其使几位小学生志愿者深受感动。
与李鄂华老人道别,志愿者一行来到了安乡县安康乡清安村1组,看望小玉三姐弟。这是十多年前从湘西大山迁移到此的一户农家,孩子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三姐弟中的一个因患癌,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年多来,志愿者从大病捐款、学习辅导、情感陪伴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志愿者送来了大米、汤圆、衣服等。几位小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小玉三姐弟送来了牛奶、各种健康食品、课外书籍、玩具、许愿孔明灯。
一位志愿者特意给小玉送上了一部新手机,一次性充了300元话费,让三姐弟好高兴好激动。志愿者手把手教三姐弟如何使用和保管手机。“有了手机,就可看新闻了,就晓得外面的事了,还可与在外的爸妈随时联系”,小玉说。
几位小学生志愿者与小玉三姐弟相龄相仿,读的年级也一样,很快熟悉起来。一起交流寒假学习和寒假作业;一起开心讲故事;一起玩互动游戏;一起玩玩具;一起放许愿孔明灯;一起吃汤圆。就象同班同学、邻居一样,个个眉欢眼笑,欢呼雀跃。
庆元宵的活动总结篇8
放鞭炮、做元宵、吃元宵、看花灯……无疑是童年里最快乐的节日。在新的一年刚开始之际,我们班开展了“庆元宵”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元宵节热闹喜庆的气氛,同时能体验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愉快,萌发爱集体、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活动一: “好看的灯笼”。(跟活动方案有所调整)我们布置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花灯,2月21日上午各班将收集的灯笼送到幼儿园网球场展出,同时将准备好的灯谜张贴出来。利用亲子形式,组织孩子赏灯,老师提前向孩子介绍灯笼的名称以及制作方法,或请孩子介绍自制的灯笼,孩子们神采飞扬,气氛非常活跃。下午猜灯谜活动时,许多家长带着孩子饶有兴趣地赏灯,还跟孩子一起猜灯谜,在浓浓的亲情中享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二:2月20.21日各班开展元宵节主题活动
小班: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活动三:“甜甜的元宵”。老师在这一活动中,介绍元宵食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并示范包汤圆的方法及要求,同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搓元宵,在“卖汤圆”的歌声中,大家一起品尝煮好的元宵。整个活动室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庆。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从开始我们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从研究方案开始,园领导和老师们积极动脑,理念有了很大的更新。以往多以说教的方式让孩子来了解元宵节,而这次活动我们完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元宵节,同时还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体现了家园共育是理念。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