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规范和管理课堂秩序,引导思考的教案是教师激发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整理教案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整理教案篇1
甲方(买方):
(盖章)
地址:
电话:
联系人:
乙方(卖方):
(盖章)
地址:
电话:
联系人: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1.货物名称、型号规格、基本配置、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及合同价见表1:( 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号序 货物名称
型号规格
基本配置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元)
1
2
3
4
5
6
计:人民币(大写)
备注:
2.技术资料
乙方应随货物提供下列技术资料:
2.1各系统的运用手册
乙方应以书面或电子文档形式提供给甲方。
3.交货地点 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 或另见甲方书面通知。
4.售后服务:____________
4.保修期____________
5.验收
5.1 本合同的验收期为货物正式运行后七天内。
5.2货物验收合格后,甲乙双方在结算验收证明书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如甲方在货物送达后无正当理由而拖延验收或不验收超过上述本合同5.1款所规定的验收期的,则视为其已验收通过。
6.付款(详见双方说明的其它事项)
6.1 本合同以人民币付款。
6.2乙方所供货物经甲方验收合格并出具结算验收证明书后,由区级财政国库收付中心依据财政国库部门审批出具的拨款通知书及其附件在七个工作日内付款。
7.质量保证
7.1 乙方应保证所供货物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并完全符合行业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的要求。乙方应保证其货物在正确安装、正常使用和保养条件下,在其使用寿命期内应具有满意的性能。在货物最终交付验收后不少于本合同4.1条表3的'质量保证期内,乙方应对由于设计、工艺或材料的缺陷而产生的故障负责,合同范本《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7.2 在质量保证期内,如果货物的数量、质量或规格与合同不符,或证实货物是有缺陷的,包括潜在的缺陷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等,甲方或使用单位应尽快以书面形式向乙方提出本保证下的索赔。
7.3 乙方应在接到甲方或使用单位通知后,在本合同4.1条的响应时间内,免费维修或更换有缺陷的货物或部件。
7.4 如果乙方在接到甲方或使用单位(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通知后,在本合同4.1条的响应时间内,没有弥补缺陷,甲方可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但其风险和费用将由乙方负担,甲方根据合同规定对乙方行使的其他权力不受影响。
8.误期赔偿
8.1如果乙方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货和提供服务,甲方应从货款中扣除误期赔偿费而不影响合同项下的其他补救方法,赔偿费按每周赔偿迟交货物的交货价或延期服务的服务费用的百分之零点五(0.5%)计收,直至交货或提供服务为止。但误期赔偿费的最高限额不超过合同价的百分之五(5%)。一周按七(7)天计算,不足七(7)天按一周计算。并且,买方可考虑终止合同。
9.合同转让和分包
9.1 乙方不得部分转让和分包或全部转让和分包其应履行的合同义务。
10.适用法律
10.1 本合同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行法律进行解释。
11.合同生效
11.1 本合同在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11.2 本合同一式四份,以中文书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报雨城区国库科支付货款,另一份报雨城区政府采购中心备案。
12.双方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
相关的合同范本
·楼房买卖合同 ·软件买卖合同 ·二手车辆买卖合同
·车位车库买卖合同 ·钢材买卖合同 ·木材买卖合同
签约方:
甲方单位: 乙方单位:
(盖章) (盖章)
甲方法定代表人 乙方法定代表人
或授权委托人: 或授权委托人:
(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结算验收证明书
雨城区政府采购中心:
兹证明雨城政采___[ ]__号采购履行完毕(合同编号:
yczc[ ]_ 号),供应商所提供的货物(工程、服务)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验收合格,请将货物(工程、服务)款¥:____________元(大写人民币 ____________ 佰_拾____________万____________千____________佰____________拾____________元)支付给:____________。
收款单位:
开户行:
帐号:
购货单位:
供应商:(签字、盖章) 采购中心签章:
日期: 年 月 日
整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回顾、整理、练习、订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故事书400本,连环画是故事书的 ,作文书是连环画的 。学校图书室里有有多少本作文书?
1、学生独立解决。
2、汇报交流做法。
3、提示课题:分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内说一说,适当的时机师生进行点评)
2、展示自己整理好的分数乘法的知识。
3、小组合作,优化整理。(课件演示)
分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一个数乘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加、乘减及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 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
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
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关系式:单位1的量(一个数)问题所对应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1)骆驼驼峰中贮藏的`脂肪,相当于体重的 ,一头体重225千克的骆驼,驼峰里含有多少脂肪?
(2)一头体重225kg的骆驼,驮着比它体重还多 的货物。它驮着的货物重多少千克?
4、(1)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2)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这批煤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吨,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四、课堂小结。
整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二)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二)渗透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用具
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投影片出示复习题: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她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学生讨论、汇报后,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投影片或电脑图)
学生口答填表后,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学生口答填图,教师用活动投影或电脑图演示填出直条。
(二)学习新课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
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这个方法吗?
教师用抽拉投影片或电脑动画录像演示(各种车通过路口,然后消失)各车辆数同例1。
教师: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老师用电脑图演示或抽拉投影片演示。)
教师:请说出你收集的数据?(学生汇报)
教师: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
教师肯定用画“正”字的方法较好。请同学作好准备。教师再次演示,学生作记录,然后汇报。(如统计结果,统计数不准的同学还较多,可以再演示一次。)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2.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cn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出示统计表,请学生口答填表,教师在投影片上填出。)
出示条形统计图(表格。)
教师: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学生口答后教师再说明:
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学生口述填图,教师用电脑图或活动投影片填出。
教师要求学生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教师行间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2)练习:
投影出题:(同课本第5页练习一,1)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投影出表:
请一位同学填投影片,其余同学填书上。用学生的投影片订正。
(三)巩固反馈
1.课本第5页练习一,2,填书上。
2.请同学们看电脑动画图,作好记录,再完成统计表。
森林里开迎春联欢晚会。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负责各项服务的小动物都陆续来了,有小兔、小松鼠、小猫、小狗、小熊、小猴。请你在大门口作好记录,这些小动物来了多少只?并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出1,2,3。)
2.作业 :课本第5页练习一,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认识到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中每格代表的数是多少,都要根据具体的条件来确定。
新课教学在提出问题后,设计电脑动画图或活动投影图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的现实情景,激发学生寻求合适的收集记录方法的积极性。画“正”字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思考、讨论,再实践的过程当中,主动学习、发现和掌握这个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要尊重实践、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
新课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第二部分学习整理数据,分为两层。对收集到的数据分类后填统计表和填条形统计图;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数据分类与统计表的分栏的关系。
板书设计
整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2、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的摆放物品。
活动重点:
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的摆放物品。
活动准备:
1、请家长提供幼儿房间的照片。
2、练习册。
3、故意弄乱教室。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讨论进入活动主题。
1、师:你有自己的小房间吗?你的房间里都有什么?
2、师: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有什么呢?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二、教师出示照片,让幼儿猜猜这些分别是谁房间的照片。
1、教师:猜猜这是谁的房间?照片上的房间让你有什么感受?
2、幼儿猜测并回答。
3、教师小结:照片中的房间有的比较凌乱,有的比较整齐。
三、引导幼儿讨论使房间干净整齐的方法。
1、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房间整整齐齐的呢?
2、幼儿交流讨论。
3、请房间整洁的幼儿说说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间的经验,如按照物品的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
四、让幼儿学习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室里的用品。
1、教师:你们看,我们的教室很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收拾教室吧!
2、幼儿开始动手分区域收拾教室。
五、幼儿间交流将教室收拾整齐的方法。
教师:现在你们自己动手整理了教室,也把原本凌乱的教室整理得整整齐齐了,你能从中找到整理教师的好方法吗?谁能来说一说?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呢?
师、幼小结:按物品的用法、材质等归类摆放好。
六、介绍练习册的操作方法。
1、教师:在我们练习册的第六页有一个“我会整理”的练习题,需要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噢!看看你能为自己打几分呢!
2、教师:首先看看自己会做哪些事?是不是每天都在做呢?还是今天做了,明天又不做呢?
3、教师小结:整理不是一天的事,我们只有每天都在整理,时时在整理才能让我们的教室、寝室,我们自己的小房间整整齐齐的。
整理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103页的练习二十。
二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掌握和复习知识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
(一)习题1-6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更正
(二)课堂作业新设计
1.写出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其中()是最简分数。
2.把下面大小相等的分数填人相同的圈中。
3.比较下面每组分数的大小。
和和和和和和
4.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三)思维训练
1.分数是真分数,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数,x最大是几?
2.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3,如果分母加上17,这个分数就可以化简成言,这个分数是()o
3.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2倍,而分母缩小到原来的后,正好等于,这个分数原来是()。
(四)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应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整理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按事物的变化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掌握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基本教法】
从整体入手,突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理解和表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生动导入
1、出示题目:
师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写景的课文,题目是《火烧云》。
教师板书:
火烧云
2、解释题目:
⑴启发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什么叫做“火烧云”?
(早霞、晚霞、云霞、彩霞、红云、彩云等)
⑵引导学生读读课文,找出书上描写火烧云的句子: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①读一读:
有什么问题。
②换词训练:
“烧”换成“红”,行吗?
(引导学生读议,找找理由:①避免重复;②前后照应;③显示出动态的感觉;④巧妙点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讲解:
课文按照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过程来写。
2、学生各自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
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3、采取赛读、选读等形式。
(引导学生继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在熟读基础上,要求学生各自大胆交流读书的收获,了解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三、切入重点,感悟表达
1、研读第三自然段:
⑴细读课文:
读中感悟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和快的特点。
⑵背诵课文:
引导想象还有什么颜色,学会积累运用词语。
①按“红通通”、“金灿灿”,这种样子说说还有什么颜色?
(如,红艳艳、红闪闪、黄澄澄等。)
②按“葡萄灰”、“梨黄”,这种样子说说还有什么颜色?
(如,苹果红、草莓红、樱桃红、辣椒红等。)
⑶小结:
火烧云的颜色这么多,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出来?
师生共同评价这堂课好在哪里,还有什么问题。
第二课时
一、研读4~6自然段
1、学生分组读课文:
读后交流读懂了什么。
2、并用恰当的词语概括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多和快:
⑴变化多:
从“马──狗──狮子”可以看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极了。
⑵变化快:
从“一会儿、忽然、接着”三个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中看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快极了。也可以从“马──狗──狮子”的迅速消失中看出变化之快。
3、教师引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感悟写法,如:
第4自然段: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
生接读:天空中出现了一匹马。
师:马是什么样子的?
生接读: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有什么变化呢?
生接读: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边模糊了。
同样的方法继续引读5~6自然段,再次感悟课文的写法。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品味情趣,内化语言。
5、小结写法,读写迁移,学会表达:
这三个小节都按照“天空出现什么动物了”、“这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和“这动物的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的顺序写。既写出了作者看到的,又写出了作者想到的,写得十分有趣,十分生动形象。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着写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二、学习最后自然段
理解“恍恍惚惚”。
(重点让学生朗读体验孩子们惋惜的心情。)
三、课堂总结,再次质疑
整理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二、出示自学指导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三、探究新知,自主探索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四、当堂检测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五、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六、 抽查清
下面是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记录
动画片:12人 电视剧:10人 体育:9人 新闻:8人
把上面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回答问题。
节目 动画片 体育 电视剧 新闻
人数
(1)喜欢( )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
(2) 共调查了( )名同学。
种类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其他书
数量 20本 35本 45本 40本
(3)如果是你看电视,你会选什么节目?
下表是二(2)班图书角的藏书情况
(1)哪种书最多?
(2)图书角的藏书共有多少本?
(3)图书角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
板书设计:
整理教案篇8
综合活动:
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1、学会按一定顺序整理书包,了解整理书包的方法。
2、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书包,包内装有各种学习用具;
2、录象短片(零乱的书包;孩子整理后的书包;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全过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这段时间我们都背着小书包上学,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书包里放了些什么?”
(幼儿相互介绍与个别介绍相结合)
二、引出问题。
1、你们的书包里放的东西真多,有各种学习用品,这么多学习用品你是怎么放的?
(幼儿个别介绍)
2、周老师拍摄了几个小朋友的书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怎么摆放的`。(幼儿观看录象——零乱的书包)
3、讨论:他们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怎么放的?在这样的书包里你能很快找到你想要的书本吗?为什么?
(幼儿个别讲述理由)
三、讨论整理书包的方法。
1、书包里的物品怎样放才能让我们拿起来更方便呢?请你们5个人一组一起来商量一下?(幼儿分成三组,每组5人)
2、交流分享活动。
哪组先来说说你们想出的好办法?(分组介绍)
四、实践验证活动。
幼儿整理书包(分3组),教师及时给整理好的书包拍录象。
五、集中。
1、看幼儿整理好后的书包录象。
(观看完后,请孩子进行介绍和补充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整理)
2、看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录象。
3、小结:整理书包时要按照书本的大小、内容来进行区分,从大到小摆放书本能让我们很快找到需要的书本,而把相同内容的书本放在一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春天教案优秀5篇
★ 面试教案优秀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