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站 >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8篇

教师撰写一份教案是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大家都需要重视教案的编写和设计,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8篇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

2.学习“你我他”的用法。

3.通过观察情境图和相互讨论,能熟练运用“你我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新知。

1.学习“天地人”。

(1)出示“天地人”,请学生指读。

(2)联系方位词“上中下”认识“天地人”,并指导组词:天上、地下、中国人。

(3)通过“天上、地下、中国人”三个词进行拓展对话:

天上有什么?(天上有小鸟、白云、飞机……)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句群训练,利用“有……有……还有……”进行口语表达;

地下有什么?(地下有花草树木……)

人又有哪些人?(老人,大人,小孩……)

(4)复习“人”的写法,关注“太”和“大”,指导“天”的书写。

2.学习“你我他”。

(1)出示“你我他”,请同学指读。

(2)想一想“你我他”指几个人?能尝试指出“你我他”吗?

(3)教师指导“你我他”的用法——“我”指自己,“你”指对方,“他”指别人。

(4)同桌面对面,教师喊“你我他”,学生练习指一指。

(5)让学生尝试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6)适当渗透“们”的群指用法。

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你认识了哪些字?你会写什么字?

2.田字格练习书写“天”。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六个生字,还记得吗?请同学们上台尝试写一写。

2.关于“天地人”还有一些神奇的故事,孩子们想听吗?

二、探究新知。

1.借助神话故事,进一步认识“天地人”。

(1)播放“盘古开天辟地”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

(2)尝试说说盘古的样子,他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他是怎么做的?

(3)老师带领学生尝试演一演。

(4)播放“女娲造人”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

(5)尝试说说女娲的样子,她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她是怎么做的?

(6)教师与学生合作演一演。

2.“你我他”的用法巩固。

(1)教师先让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你我他”,然后讨论用法。

(2)学生三人一组,相互介绍,用上你我他。

(3)巩固——我指自己,你指对方,他指别人

三、课堂小结。

1.复述故事:男生复述《盘古开天辟地》,女生复述《女娲造人》(家庭作业:讲故事说给家长听)。

2.总结“你我他”的用法,认读“天地人”、“你我他”。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准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理解字义,对在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2.通过模仿和分组朗读,初步学习朗读课文的姿势和方法。

教学重点:

准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理解字义,对在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教学难点:

1、识记字形,辨别“地”和“他”。

2、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第 一 课 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语文从识字开始。谁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汉字?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2. 祖国的汉字成千上万,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学习和探究。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的世界。

3. 我们先从一张图画开始我们的识字之旅吧。

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这幅国画主要画了什么?

板书课题:天地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 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 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天地人”

1. 出示甲骨文的“天”。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

2. 出示“天”,读一读。

3.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认识田字格中的“天”初步感受汉字书写的美。

4. 出示晴天、阴天、雨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5. 用类似的教学方法教学“地、人”

(1)看图片理解:田地、沙地、草地。告诉学生“地”是提土旁。

(2)指名读“人”,正音。联系生活,认读“男人、女人、老人、好人”。

6. 读一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了解“天地人”的含义。

天地人是宇宙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天地人合一,有了这三个方面,世界才开始。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二)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 出示“你、我、他”汉字字牌,师生谈话交流。

教师与两名学生对话。你叫什么名字?(出示字牌:你)他是你的同桌(出示字牌:他),他叫什么名字?最后教师自我介绍,我叫xx。

2. 观察比较,识记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你、他”,提问: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单人旁,学习“单人旁”)

3. 三人组情景剧表演,用“你我他”说话

一位学生说:我是xx,你叫什么名字。第二位同学回答:我叫xx,他是我的好朋友,叫xx。第三位小朋友说:我是xx,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4. 同学手拿字牌,游戏互动,用上“你、我、他”说一句话。

5.课中操:听读一首儿歌“你、我、他”

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

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

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

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

四、复习巩固

(一)游戏巩固

1. 摘苹果游戏:可重复玩几次;

2. 开火车游戏:除了读图片上的词语。

3.给“天、地、人、你、我、他”找朋友(口头组词)。

(二)朗读巩固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六个汉字,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每天里,无论在哪里遇到这些字,以及其它你认识的,想认识的,都留心读一读,比一比谁认识的汉字最多。

五、作业。

1、回家把今天学会的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讲一讲这些生字的字义。

2、完成练习册。

资料:

1. 国画《一望大江开》。 配合课文,用一幅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作为铺底。画面近景是岩石松枝,龚半千和费密同游,吟诗唱和,眺望远处。中间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垠,咫尺之间似有万里之遥,让人可以充分感受天地之广袤。取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意。

2. “天地人”三才之道。“天地人”来源于《周易·说卦》,天地人被视为宇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 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才”是指本质,“三才”是三方面具有实质的内容,在《周易》中具体指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了。“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柔和刚,“人道”是仁和义。“三才之道”的探讨和论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 当广泛,在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有“三才者,天地人”的说法。民间春联也有: “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由此可见,“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我国经几千年而 流传不衰,对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识字??

天地人

你我他

教学后记: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万、丁、齐、冬、百。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小朋友,春天马上就要到了,大家喜欢春天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入春天,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好吗?

昨天咱们留了一个作业,请把你画眼睛里的春天画下来,并写上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首儿歌,都带来了吗?(抽几份学生的作业在大背头上展示)

二、欣赏学生作品,引导进入情境

昨天咱们留了一个预习作业,请你画一幅有关春天的图画,并写上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首儿歌,或是搜集一些春天的图片或照片等。这是咱们班一部分同学完成的,咱们来欣赏一下。

他喜欢的一句话是:

他喜欢的词语是:

下面的小朋友把你的画介绍给同位,把你喜欢的词语、句子、儿歌读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三、学习新课:

(一)引入字词:老师把小朋友喜欢的词语呀都搜集在一起了,想认识一下吗?请看大屏幕。

wàn wù fù sū liǔ shù bǎi huā zhēng míng

万 物 复 苏 柳 树 百 花 争 鸣

bīng xuě róng huà quán shui dīng dōng yīng gē yàn wuē

冰 雪 融 化 泉 水 丁 冬 莺 歌 燕 舞

小朋友们,其中哪些词语你会读了?先小声读一读。再把你认识的读给大家听?

(二)学生自读:你会读哪些词语就读出来好吗?

(三)探究认字方法:真了不起,还没学呢,这些词都会读了。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呢?

家庭中:从书上、电视上等生活中学习生字,处处留心。

课堂上:看拼音、问同学、请教老师。

(四)合作学习,自学生字:请小朋友互相帮助,先向你同组的同学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不认识的,请别的小朋友来帮忙。

(反馈自学情况l下面我请3个小朋友合作来读一读。

1.一个小朋友读一排(找两组小朋友读)。

2.把书合上,老师这里的字没标拼音,你会读吗?自己小声音读一读、开火车读。

3.这些字变成了红色是我们要认读的,谁能读?(去掉个别字)

万 复 苏 柳 歌 舞 冰 泉 丁 百 争 鸣

4.出示儿歌:(看来难不倒大家,现在变变位置,看你会读吗?)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五)简单释词:小朋友,有哪些词不懂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百鸟争鸣:(全班每人模仿一种小鸟的叫声。)

万物复苏:

1.冬天过去了,又一年春天来到了,请小朋友注意看:

2.课件或挂图画面:柳树发芽了、小花开放了、黄莺在枝头唱歌、燕子在空中跳舞,冰雪融化了,泉水丁冬丁冬的,所有的花都开了,许多鸟儿在枝头鸣叫。

3.小朋友们刚才所看到的这就叫复苏。你能用自己的话或书上的词来说什么叫复苏吗?

(所有的动物、植物都苏醒了。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就叫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六)朗读课文:春天这么美,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吧!

四、巩固练习

(一)看图读生字

(二)下面的词语中哪些是描写春天的词语呢?对点头,错摇头

出示大屏幕:春暖花开、瓜果遍地、百花盛开、春光明媚、秋高气爽

春风拂面、烈日炎炎、天寒地冻

(三)出示挂图,让学生把与画面相配的词语贴上。

五、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万、丁、百

1.这三个字都有一个长横,长横要稍微鼓一些,第二笔都是从竖中线起笔。

2.齐字的撇捺要伸展开,撇有锋,捺有脚、

3.学生在本子上开始练习。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篇4

教 学内 容

识 字 6

拟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目 标

1、巩固词语,诵读韵文。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重 点难 点

诵读韵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认读生字词语。

2、 读韵文。

⑴ 小组读。

⑵ 开火车读

3齐读,再练习背诵。

二、指导诵读

1、 这些城市建筑我们都认识了,它们组合在一起,多美呀!请同学介绍一种美丽的城市建筑,说出美丽在哪?

2、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齐读)

3、 老师也想读一遍(范读)

4、 听老师读。给老师读的情况作评价。

5、 师:老师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把词语在脑海里想象成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多美多有趣呀!小朋友也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过电影。自己轻声试试。

6、 轻声试读。请学生读,相互评议,齐读

三、扩展练习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大城市有了了解,你想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吗?怎样介绍呢,我们先来练一练,如果用上黑板上的句子就更好了。小黑板出示:大城市里有( )( ), 有( )( ),还有( )( )。

2.如果你是徐州市市长,你打算在徐州建造什么?为什么?

3做游戏“小导游”.请同学轮流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城市新风貌,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按笔顺在书中描红。

注意“车”的笔顺。

认识新笔画:横撇弯钩,指导写。

2、书写有困难的字提出来请老师帮助,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注意。

指导写字:厅,第一笔是横

乐,第一笔是撇

3、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作 业实 践活 动

必做:读词串,写生字。

选做:

⑴画一幅大城市的风景画。

⑵把大城市的建筑设施介绍给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识 字 6

泉 乐 厅 林 阴 车 交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篇5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

(二)能力培养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通过了解的传统节日,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设想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把图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基本教学思路:语文学科着力强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领域的深刻影响,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设想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观看录象(或挂图)练习说话,积累成语、诵读诗歌等形式,把语文学习同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以及音乐、美术等美容进行有机地渗透、链接、整合,使学生既丰富了知识,了解了民间风情习俗,又锻炼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过节吗?谁愿意介绍一自己过节的情况?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出示韵文,先自由练读,读准字音,再和同桌交流:你读这些词语时想到些什么?

用不同的形式检查自学情况

双边互动:

互动1

师:谁能分别找出前鼻音,后鼻音、翘舌音、平舌音的字?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学生分别找出这些字,并领读)

师:在“节日树”上有去掉拼音的词语,谁能说出这些节日,就摘走这些果子。

(学生摘果子,读出来后请他做小老师领读。)

教师范读词串,让学生注意词与词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停顿,然后学生练读,最后进行小组赛读,师生共同评议。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可以自主进行识字并交流。但是识字仍然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我们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字音的训练,在认认真真地练习中去识字,去体验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互动2

观看春节包饺子的录象或教学挂图。

师“说说画面上放了些什么?

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师:关于春节你还知道些什么?

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也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自己过春节的体验讲听,心中的过节的快乐情绪被再次激起。结合情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一些成语,如: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等。

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朗读好这组词语应该是水到渠成了。

(三)达标反馈

用上”春节 饺子 拜年“说一句话,也可以说说自己的生活实际。

(四)学习写字

(五)拓展延伸

继续向家长或亲戚朋友了解关于春节的情况。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2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简笔画板书“日、月、 、 ”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

2.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

3.新授“日、月、 、 ”偏旁。

1.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

一、 自主识字。

a)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

b) 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

c) 出示: wen shai

晴空 温暖 晾晒

miao

眼 睛 瞄准 眺望

dongjie

寒冷 冻结 冰雪

东海 黄海 长江

⑴指名读。(注意:“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

⑵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⑶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⑷班汇报交流。

⑸再读词语。

二、 探究规律

a) 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

b) 讨论交流。

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

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

c) 齐读课文。

三、 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a) 认读生字词。

b) 按照笔顺书写生字。

c) 教师范写。

温、晒: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

d)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 作业设计

a)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b) 扩词。

温( )( )( )

冻( ) ( )( )

c)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日:

月:

4.多音字组词。

jie ( ) zhang ( )

结 长

jie ( ) chang ( )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2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指导写好生字。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

2. 抽读生字卡片。

二、质疑解疑。

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

2.讨论交流:

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

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

看图: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

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

看图: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这就叫——“眺望”。

冻结: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9省区,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

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

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

3.齐读词语。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日、月、 、 ”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瞄 冻

2.学生描红。

3.教师范写。

注意都是左窄右宽。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一、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晴( ) 瞄( ) 冻( ) 冷( )

睛( ) 苗( ) 练( ) 令( )

2.选词填空。

眺望 仰望

我站在山顶上( )着远方。

夏天,我常常( )着天空,数着星星。

温暖 温和

李老师的态度总是( )的。

妈妈的怀抱总是( )的。3.给下面的字先组词,再造句。

冻( )

瞄( )

4.猜字谜。

左边缺点水,右边满是水。 谜底( )

六、板书设计:

晴空 温暖 晾晒

眼睛 瞄准 眺望

寒冷 冻结 冰雪

东海 黄河 长江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并认识所联系的词语。

2.学会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及独体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

教学过程:

20xx年4月16日第九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说说夏天的`夜晚有什么特征。(如天气,天空,人等)

二、课内悟: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夏天特征的词语,那么,夏天的夜晚又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

2、新授: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相机学习词语。

3、天上有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

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

(1)正音:“星、晶”是后鼻音。

(2)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晶晶的?

(3)指导朗读。

4、你们知道天上画的是什么星星吗?

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

(1)正音:织(翘舌音)女(鼻音)

(2)你们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师可简单说一说。

(3)指导朗读。

5、看图上谁也在跟小朋友讲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相机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

(1)正音:奶(鼻音)了(后鼻音,注意读准轻声)

(2)指导朗读。

6、还能从哪里看出这是夏天呢?

相机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

(1)正音:扇(翘舌音)萤(后鼻音)

(2)萤火虫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指导朗读。

7、齐读韵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这些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3、记一记“奶、织、女、斗”的笔顺。

4、反馈检查。

5、指导书写。

奶:右面的“乃”要写得稍微大些,“ㄋ”要一笔写成,不要写歪了。

织:左窄右宽

女、丁、斗:都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6、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奶:是()结构的字,第3笔是(),第4笔是()。

织:是()结构的字,共()笔,第2笔是()。

2、比一比,组词:

奶()织()丁()斗()

女()只()手()头()

3、一找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看一看,讲一讲给家长听。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篇8

一、教材简说

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情感目标: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三、重难点处理

书写中“绞丝”的书写(线、绳)指导: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

四、教时:2教时。

五、教学媒体: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朗读感悟

1弊约憾裂栌铮读准字音。

2毖≡褡约合不兜难栌铮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己喜欢所读谚语的原因。

3苯淌κ痉独识裂栌铮学生模仿读。

4笔ι、生生对读,体会每一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5逼攵裂栌铮感悟谚语的含义。

6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用实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或者说说谚语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7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8辈捎梅抖痢⒍远痢⑵攵恋确绞椒锤蠢识裂栌铮鼓励记诵自己喜欢的谚语。

二、识字

1苯岷仙活实际识字。如,移动电话(移),火柴(柴),姓易、容易(易),打折、折叠(折),搓手,搓绳(搓、绳),一斤重(斤)等。

2痹诶识裂栌锏墓程中认清字形(整体认识),读准字音。注意“柴、折、绳”是翘舌音,“搓”是平舌音,“谋”的韵母是ou。

3蓖ü组词巩固认读生字。

布置家作:从课外摘抄搜集自己喜欢的谚语。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二教时

一、写字指导。

(1)仔细观察

同偏旁、同部件:折—挑线—绳斤—折

形相近:挑—桃根—跟钱—线

(2)写正确。

“挑”字的笔顺:扌

“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线”字不要少一点。

(3)写美观。

把“斤”字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斤:第一撇要平,第二撇要“竖”,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重点指导“绞丝”的书写(线、绳):关键在于写好

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

二、完成”看看写写”部分。

三、搜集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每个同学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案6篇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案5篇

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5篇

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7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5篇

琵琶课教案8篇

体育足球课教案8篇

高中鉴赏课教案8篇

小班优秀课教案8篇

儿歌说课教案最新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934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